- 主题:我相,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
好,那接着问。
如果已明“实相”,也即达空性,为何会执着?
-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.5.7
【 在 fatsanke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执着于实相了
--
FROM 223.104.40.*
再接着问,“有佛法吗”?
如果有一佛乘的存在,那“如来于燃灯佛所,于法实无所得”,该怎么理解。
-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.5.7
【 在 easyApple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因为所见所听所知所想全是虚幻,要深刻理解一佛乘,一佛乘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否定三乘,而是明确说出了实相,时时刻刻都是佛境界,只有佛境界这一个境界,一切圆满。和华严经首尾呼应
:
: 菩萨道的六度已经把真相说的很清楚了,大白话就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做事,这就是最上乘的佛法
--
FROM 223.104.40.*
一切都是佛法,也可以说一切都不是,是一个意思
【 在 hyf3690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再接着问,“有佛法吗”?
: 如果有一佛乘的存在,那“如来于燃灯佛所,于法实无所得”,该怎么理解。
: -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.5.7
--
FROM 116.77.12.*
不冲突啊,我说的这个不就是那个意思吗?你专心了就无所住了
【 在 hyf3690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既然你说“心无旁骛、专心致志为最上乘的佛法”,那再接着问,如何理解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?
: 不是冲突的吗?
: -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.5.7
--
FROM 116.77.12.*
专心,心有所专注,真的是“无所住”吗?
你讲“所知所见皆是虚妄”,可下面讲细时,却似乎对应不上。
可以仔细揣摩一下。
-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.5.7
【 在 easyApple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不冲突啊,我说的这个不就是那个意思吗?你专心了就无所住了
--
FROM 223.104.40.*
佛祖让我们无所住是不住在妄念上
【 在 hyf3690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专心,心有所专注,真的是“无所住”吗?
: 你讲“所知所见皆是虚妄”,可下面讲细时,却似乎对应不上。
: 可以仔细揣摩一下。
: ...................
--
FROM 116.77.12.*
那就是“不住妄念而生其心”,而非“无所住而生其心”了,真的是这样吗?
胜义谛的内容,真的是这样吗?
-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.5.7
【 在 easyApple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佛祖让我们无所住是不住在妄念上
--
FROM 223.104.40.*
一个是法身,一个是化身,没啥必要区分,根本上就是俩东西,彼此也没啥冲突
结合的前提是先找到这两者,看到法身的需要初地,看到缘起的基本五地了,走向八地的过程就是这两者结合的过程
【 在 hyf3690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好,再接着问:
: 为何要区分胜义谛与世俗谛,需要结合起来吗?
: 结合起来时,如何处理二者在表面意义上的“冲突”?
: ...................
--
FROM 111.194.13.*
【 在 hyf3690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好,那接着问。
: 如果已明“实相”,也即达空性,为何会执着?
: -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.5.7
执着实在是因为未明实相虚相
--
FROM 61.181.248.*
当然有一佛乘,但是若法有所得,则心内之空色之际仍有分别。说来说去还是实相虚相,最后当心执着于名相了
【 在 hyf3690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再接着问,“有佛法吗”?
: 如果有一佛乘的存在,那“如来于燃灯佛所,于法实无所得”,该怎么理解。
: -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.5.7
--
FROM 61.181.248.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