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主题:慢跑佳明最大摄氧量到了60,间歇能再提高多少?
赞,跑步水平高
【 在 http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
: 佳明vo2max 57 PB 317
:
: --
发自「今日水木 on Android」
--
FROM 223.104.210.*
应该是要全力跑的成绩推测,你没全力跑
【 在 Ye110w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
: 我感觉按万米、千米成绩预测也有较大偏差,我万米最好成绩(43分出头)、千米(3分42秒),全马进345都难
:
: --
发自「今日水木 on Android」
--
FROM 223.104.210.*
这个得按全力跑成绩算?
【 在 TDDLTE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
: 10K\*2.25=半马\*2.14=全马
: --
发自「今日水木 on Android」
--
FROM 223.104.210.*
嗯,经验公式供参考
【 在 RichyMong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这个得按全力跑成绩算?
: 发自「今日水木 on Android」
--
FROM 171.217.59.*
剩下一个肌耐力嘛,拉两个lsd足够啦,一个也基本够了
【 在 RichyMong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vo2max是全马成绩的必要不充分条件
: 【 在 SaintSnow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:
: ....................
- 来自「最水木 for iPhone 8 Plus」
--
FROM 112.64.119.*
充足的耐力积累是所有预测的前提,长的练够了才好用短的预测全马...
【 在 Ye110w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我感觉按万米、千米成绩预测也有较大偏差,我万米最好成绩(43分出头)、千米(3分42秒),全马进345都难
--
FROM 123.183.239.*
最大摄氧量跟马拉松成绩没有必然联系,它代表的是马拉松水平的天花板,60这个天花板足够你跑到300以内了,但实际训练上,还要受限于你乳酸阈值的水平。
这里举两个例子:
第一,假如你是短跑型选手,以白肌为主,训练一辈子可能也进不去330,但这不妨碍你VO2MAX是60甚至更高,在这种情况下,最大摄氧量完全不代表你的有氧能力,有巨多的VO2MAX比你低很多的跑马拉松会比你快.
第二,假设你长期不训练,水平比原来差很多,但最大摄氧量很可能没有变化,或者只有微小的降低,这种以你自身纵向的比较,最大摄氧量也不能代表有氧能力的水平。
最后再总结一遍,最大摄氧量代表你的理论上限,你实际的有氧水平可能在这个线下的任意地方。
--
FROM 192.19.236.*
你不是已经进315了吗?
【 在 Ye110w (221BS)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我感觉按万米、千米成绩预测也有较大偏差,我万米最好成绩(43分出头)、千米(3分42秒),全马进345都难
: 【 在 peniy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: 佳明误差比较大,其实直接用万米成绩,或千米成绩衡量更准。我跑312时佳明到过67。
: --
--
FROM 106.121.158.*
嗯 我是说按10k成绩预测的话345都进不了
【 在 puresync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你不是已经进315了吗?
:
: 【 在 Ye110w (221BS)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....................
--
FROM 120.229.14.*
我看过一个研究10K(最佳)*4.65是全马的极限成绩;这个我觉得还挺准的。
你10K如果有人带着跑,去掉起跑热身,应该可以进42。
【 在 Ye110w (221BS)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嗯 我是说按10k成绩预测的话345都进不了
: 【 在 puresync 的大作中提到: 】
: : 你不是已经进315了吗?
: :
--
FROM 61.148.243.*